維他命B1是一種水溶性維他命,也是人類發現維他命的起始,又稱硫胺,也稱抗神經炎因子或抗腳氣病因子。它是維持人體健康所需的13種維他命之一。
維他命B1的主要來源,存在於種子外皮與胚芽中,尤其豬牛等瘦肉、堅果與全穀類較為豐富。而像白菜、芹菜與防風(中藥材名)、車前子也有豐富的維他命B1。
維他命B1主要參與碳水化合物、脂肪的分解代謝,可以提高代謝的能量,保護神經與心臟功能。
- 以酵素輔酶的形式,參與葡萄糖與能量的代謝。
如果醣類與能量代謝不足,可能會損害某些生理系統組織,主要像是肌肉、消化、神經、心血管等系統。
肌肉所需的能量極大,因此攝取不足恐導致肌肉的消瘦與疼痛,甚至是容易感到疲倦、無力、嗜睡、憂鬱與煩躁等現象。
- 協助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,以及維護周邊神經傳導功能的正常運作。
倘若上述功能無法正常運作,則會引起多發性神經炎,手足可能會有麻木與刺痛感,嚴重的話會導致神經麻痺與肌肉萎縮。
其實神經傳導不良,還會直接影響到消化系統,使得腸胃蠕動變慢,導致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與便秘。
- 避免心臟功能的損害與衰弱。
充足攝取維他命B1可以避免血壓過低、心跳加快、呼吸急促、胸部悶脹,
也能避免心肌失去彈性引發心律失常,或是讓血液循環變慢而導致下肢水腫。
- 由於是水溶性維他命,攝取維他命B1不會對人體有什麼傷害,過量的Vitamin B1 會隨著尿液排出。
- 但如果是大量於靜脈注設,有可能造成過敏性休克現象,大劑量可能會造成呼吸中樞壓抑而至死亡。
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(Institute of Medicine)建議每日攝取量
一歲以下幼兒:0.2~0.3毫克
一至三歲:0.6毫克
四至七歲:0.7毫克
八至十一歲:1.2毫克
十四至十八歲:男性1.5毫克,女性1.2毫克
十九歲以上:男性1.4毫克,女性1.3毫克
懷孕女性:1.5毫克
哺乳女性:1.8毫克
吸菸者按以上標準另行增加35毫克
- 發現維他命B1與腳氣病有直接關係,腳氣病是一種由缺乏維他命B1引起的疾病,病症包括體重下降,精神萎靡,感官功能衰退,體虛,間歇性心律失常。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因為碾米技術的精進,人民多愛吃白米飯,結果造成腳氣病的大量產生,之後日俄戰爭中,大文學家兼軍醫的森鷗外還以為腳氣病是因為細菌感染,特地研發了殺菌的『征露丸』(後世用來整腸健胃的正露丸) ,搞錯方向的結果造成日軍腳氣病患者達210000人,死亡27800人,腳氣病 ( 欠缺維他命B1 ) 殺的人比俄羅斯軍隊的機槍殺的人還要多。
- 1886年荷蘭醫生Christiaan Eijkman在印度尼西亞發現米糠可以治療腳氣病
- 1910年,日本化學家鈴木梅太郎從米糠中提取出了抗腳氣病酸(アベリ酸,Aberic acid) ( 即Vitamin B1 )
- 1911年,波蘭化學家Kazimierz Funk 從米糠中得到了一種胺類的結晶。因為是胺類,所以被他命名為Vitamine,這也是維他命名稱的由來。 ( 註: Funk 發現的其實是Vitamin B3,煙酸 )
參考資料 –
UMMC
Whfoods.com
Healthaliciousness.com
免責聲明 –
本站內容由 Health123 整理,僅供學習和參考使用。本網站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,且無法代替醫師的診斷。服用任何營養補充品前,請先詢問你的醫師或營養師。如有身體不適,請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