鈣, Calcium (碳酸鈣、檸檬酸鈣)

500_mg_calcium_supplements_with_vitamin_D鈣是人體中一種非常重要的礦物質,是骨骼與牙齒的主要成份 。心臟與神經系統,以及凝血功能也非常需要鈣才能正常運作。因此在人的血液、肌肉以及各種組織中都能找到鈣的蹤跡。而人體骨骼隨時都在分解與重新生長,這個過程也需要鈣的參與。

因此,人們可藉由食物的攝取來補充體內的鈣。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牛奶與各種奶製品、綠花椰菜、柑橘類果汁、礦泉水,以及以鈣質製作的大豆製品,例如硬豆腐、軟豆腐等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年紀的增加,體內的鈣似乎會流失,而不同性別與年齡的人對鈣的吸收能力也非常不同,尤其是女性在年紀增長之後,雌激素分泌的減少會造成鈣的吸收能力顯著下降。

t1

  • 防止鈣質缺乏帶來的一系列症狀。
  • 可以治療骨質疏鬆症。40歲以上女性特別有得到骨質疏鬆症的傾向,若飲食中鈣質不夠更會加快其進程。
  • 可預防骨中鈣質流失強度不夠而發生的骨折。
  • 鈣質可減少經前症候群的發生。
  • 讓懷孕婦女腹中胎兒的骨骼健康成長。
  • 減低腎病患者體內的磷酸鹽及腎上腺素濃度。
  • 高劑量的鈣補充品可能可以降低直腸癌的風險。
  • 鈣可以些微降低血壓。
  • 低熱量低脂肪飲食配合鈣可以降低膽固醇濃度。
  • 配合維他命C與維他命D,可以防止兒童氟中毒。
  • 補充鈣質可以減少老年人掉牙齒的機率。
  • 部分醫學報告認為鈣可以減低新陳代謝症候群。
  • 有限的證據顯示鈣質可以防止懷孕後半期孕婦的腿抽筋現象。
  • 某些醫學報告認為鈣質可以控制二型糖尿病的進程。

 

t2

  • 一般人以及懷孕、哺乳婦女攝取適當建議量的鈣質不會有大的副作用。
  • 由於攝取過多鈣質會影響血液中鈣與磷酸鹽的平衡並造成傷害,故應避免。
  • 副甲狀腺功能失調與結節病患者血內鈣質濃度過高,應避免過多攝取。

 

t3

  • 美國醫學研究院建議每日攝取量:小孩1至3歲,700mg(毫克);4至8歲,1000 mg;9至18歲,1300 mg;19至50歲,1000 mg;男性51至70歲,1000 mg;女性51至70歲,1200 mg;70歲以上,1200 mcg。1歲以下嬰兒應盡量由母乳中攝取。
  • 懷孕婦女每日應攝取1000mg。
  • 美國醫學研究院建議的上限:0至6個月,不可超過1000mg;6至12個月,不可超過1500mg;1至8歲,不可超過2500mg; 9至18歲,不可超過3000mg;19至50歲,不可超過2500mg; 51歲以上,不可超過2000mg;否則會造成健康風險。

 

t4

  • 懷孕與哺乳過程中,母體會將該輸送或轉化到乳汁中提供嬰兒生長所需,故會產生暫時的骨質疏鬆現象,之後會自行恢復。
  • 甲狀腺機能低下的藥品會與鈣質發生相互作用,應間隔4小時以上再服用。
  • 同時使用抗生素頭孢子菌素(Ceftriaxone)靜脈注射以及鈣會傷害腎臟與肺部,嚴重者可能致命。在注射頭孢子菌素後的48小時內絕對禁止服用鈣。
  • 多種抗生素或藥物皆會與鈣產生交互作用,若有服用鈣補充品,看病時請諮詢醫師。

 

參考資訊-

MAYO CLINIC
WebMD
World’s Healthiest Foods

 

免責聲明-

本站內容由 Health123 整理,僅供學習和參考使用。本網站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,且無法代替醫師的診斷。服用任何營養補充品前,請先詢問你的醫師或營養師。如有身體不適,請及時就醫。